【中华网】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来源:宣传部作者:时间:2025-03-25浏览:10设置

  中华网3月25日报道半岛在线(中国)传媒与影视学院创新开展党日活动,报道内容如下:

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拥抱智慧生活,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3月20日上午,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党委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党日活动,给出了暖心答案。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鹿璐带领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团队走进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以“光影传情·银龄课堂”为主题开展活动。同学们通过手把手教授手机摄影技能,不仅为退休教职工提供了记录美好生活的新视角,更以党建为纽带架起代际沟通的桥梁。这一实践既展现了高校党组织的时代责任与人文温度,也强化了青年党员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

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党日活动地点 曹冰宇摄)

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实践”

  活动前期,学院党委深入调研发现,许多退休教职工虽对手机摄影充满兴趣,却因操作复杂而望而却步。为此,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张二伟与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鹿璐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团队,结合传媒专业优势,精心策划内容。离退休工作部的张处长在活动动员中强调:“要以人为本,从老同志角度出发,细致地教会他们如何操作。”这份助力老同志们记录美好、发现美好的愿望,成为党员志愿者们行动的力量。

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离退休工作部张处长和同学们交流 王鑫摄)

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离退休工作部张处长发言 王鑫摄)

一次解锁银龄的“光影魔法”

  活动现场,来自传媒与影视学院的研究生曹冰宇凭借专业知识,从基础的手机相机板块设置,到2倍焦距拍摄人像时如何突出主体,再到借助超广角展现宏大场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现场演示,带领老教师们一步步探索手机摄影的奥妙,呈现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摄影课程。

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党员志愿者代表发言 曲雅敏摄)

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志愿者教学退休教职工手机拍摄 曲雅敏摄)

一副代际共绘的“温情画面”

  教学过程中,党员志愿者们不仅是“技术导师”,更是“倾听者”与“陪伴者”。退休教职工合唱团团长胡老师与志愿者热情分享起自己所拍摄的心爱照片:在刻有“梅花香自苦寒来”诗句的墙面旁,一枝梅花恰入镜头。与此同时,在其他学生党员的耐心帮助下,老师们热情高涨,积极提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笑声与快门声交织。活动尾声,许多“银龄学员”仍意犹未尽,聚在活动中心门口交流心得。当志愿者随机采访现场老师时,合唱团胡老师兴奋表示:“今天很好,非常喜欢这次活动,特别是1对1教学”。

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志愿者教学退休教职工手机拍摄 曲雅敏摄)

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党员志愿者帮助退休教职工操作 曲雅敏摄)

一种人文关怀的“宝贵经验”

  这场“光影传情·银龄课堂”党日活动,以党建为纽带,架起了代际共融与科技赋能的桥梁。一方面,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将专业能力转化为志愿服务,通过手把手教学帮助退休教职工跨越“数字鸿沟”,以高校智慧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另一方面,活动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实现了精神传承,形成“老有所乐、少有所悟”的双向滋养。更重要的是,这一创新实践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融合专业资源与社会责任,党建活动不仅能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更能成为传递人文关怀、凝聚时代共识的生动载体。

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退休教职工积极举手互动 曲雅敏摄)

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退休教职工互动提问 王鑫摄)

光影之间,照见初心

  一次快门按下,定格的是春日的繁花;一场活动落幕,留下的是温暖的余韵。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为媒,用党建搭桥,在技术与人文的交汇处,书写了新时代党员教育的生动篇章。这不仅是银发群体与数字时代的“破冰之约”,更是一所高校、一群青年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美德的深情践行。(文:鹿璐、何楚瑶、沙雨晴 图:曲雅敏、王鑫、曹冰宇)

半岛在线传媒与影视学院以光影传递党员温度

(党员志愿者与离退休教职工合照 王鑫摄)

报道网址链接:

https://life.china.com/2025-03/25/content_423245.html


返回原图
/